感受家乡变化 共话家乡发展
2月13日,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教育局承办的“春晖行动·风筝计划”铜仁市青年大学生“我与家乡共发展”活动举行。
由985工程高校2022年未就业且报名参加2022年铜仁市引进优秀人才资格初审通过的毕业生代表、录取到985、211工程高校铜仁生源学生代表、铜仁生源贵州大学未就业毕业生代表、大学生春晖服务社负责人、铜仁学院、铜仁职院、铜仁幼专、贵州健康职院、贵州工程学院2022年应届毕业生代表共50名青年大学生代表组成的参观团走进铜仁乡村振兴产业带、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了解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为铜仁发展集聚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抓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之线”,乡景、乡音、乡情的“乡愁之线”和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美德之线”,实施青年大学生回引计划,引进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来铜创业就业,不断释放人才“虹吸效应”作用,促进“人才大汇聚”带动“资源大汇聚”,聚力建功乡村振兴和铜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天上午,虽然天气寒冷,天空也下起了毛毛细雨,但丝毫也没有影响大家的参观热情。
一路上,青年学子们一路看一路评,大家对铜仁处处呈现的发展活力信心十足,热血澎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碧江人,我很欣慰能看到,相较于自己的童年时代,家乡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铜仁作为黔东门户,自古就享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美誉。近年来,我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党委政府着重发掘本土文化,打造具有铜仁特色的旅游景点,建设美丽乡村,推广本土特色农产品。当下,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我相信铜仁会吸引更多有志向、有温度、有情怀的学子与社会精英返乡就业,铜仁也会在这样的趋势下迎来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一定会以此自勉,在学成后归来支援家乡建设。”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一的陈俊潇说。
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大一的方睿说:“作为此次活动的青年大学生代表,在参观乡村振兴产业带时,我满眼所望都是绿水青山,铜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铜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等,经济形势良好。而在参观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时,我了解了铜仁悠久的苗绣、苗药和茶文化,唤起了我心中浓浓的乡情。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铜仁在打造人才高地时吾辈义不容辞,我将立志为家乡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我的就业意向是家乡的住建局,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家乡建造出更好更美丽的房屋,也让更多人住得上经济实惠的房屋。”已报名参加2022年铜仁市引进优秀人才资格初审通过的毕业生代表童翔宇是铜仁本地人,202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他希望能留在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三的杨毅,作为德江县大学生联合会、德江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社代表,参加此次活动非常激动:“今天能有机会和那么多优秀的青年大学生一起感受家乡变化,共话家乡发展,感到非常荣幸,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那么大感到非常自豪,不管是乡村振兴带还是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都展现了大美铜仁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希望以后自己能发挥所长助力家乡发展。”
来自铜仁学院的吴玉怡说:“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走入社会,走上讲台的‘准教师’,希望能够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就读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的乐天表示,自己将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乡的培养,待学成归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助力。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