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共青团全面把握团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文化引领思想教育着手,以加强思想教育、加强文化熏陶、加强榜样力量、加强分类引导、加强“网上共青团”影响力为突破点,着力促进共青团事业与春晖行动发展融合、共青团事业与公益项目沟通融合、共青团事业与团属社会组织成长融合,构建“五强三融”全域发展格局。
沿青我领路,“五强”育英才 不断致力于完善和发展服务青年制度机制是沿河共青团长久以来的发展目标,我县不断通过悉心指导青年成人成才、帮助青年解决发展实际困难,不断增强青年成长发展的获得感,展现沿河团青风采。 加强思想教育:近年来,沿河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建党、建团、建队等重要纪念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感恩·奋进——青春建功新时代”“你好,新时代”“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等主题活动712场次。以党的理论知识武装青少年,筑建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高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扎实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强文化熏陶:在五·四、六·一、一二·九期间,围绕“我与祖国共奋进”“强国一代有我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时代主题,通过诗歌朗诵、文艺演出、征文演讲等活动形式,运用沿河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聘请257名网络文明志愿者和网络宣传员,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广泛传播党的政策和团的工作,让青少年在红色文化中牢记使命,在廉政文化中涤荡心灵,在先进文化中茁壮成长。 加强榜样力量:积极推荐选树、表彰优秀共青团工作者、优秀创业青年、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春晖使者、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等先进模范人物共计845名,涌现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沿河第二中学初中部团支部和马松、冉阿周等一批全国、全省、全市先进青年组织及先进个人,以榜样的力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大力开展“自立自强”“文明进步”“勤劳奋进”“孝老爱亲”等最美青少年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多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分类引导:抓好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机关青年五类青年群体引导工作。组织开展“青春战疫战贫”“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师团”进社区主题宣讲、“世界读书日”“3·15学雷锋”“清明祭英烈”五四青年节等活动200余场次,做好“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十佳诚实守信好青年”“青年文明号”推优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 加强“网上共青团”影响力:构建青春向上的网络空间。抓住大数据高速发展机遇,开展“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等工作,打造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推出“青音”模块,给沿河青年一个全面的发声平台,把控舆情导向,正面引导和教育青年,在网上持续传播青春正能量。 建设新时代共青团,“三融”互联互通 新时代共青团事业对青年利益的维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为青年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沿河共青团主动适应新形势,建立共青团“三融”新机制,推进共青团事业与春晖行动发展融合、共青团事业与公益项目沟通融合、共青团事业与团属社会组织成长融合,把三融机制努力下的成果转化为共青团发展的新能源,推进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 促共青团事业与春晖行动发展融合,凝聚社会资源促推春晖行动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同心战贫困·赤子报春晖”行动,充分认识抓好新时代春晖行动重要意义。全县共建立春晖社199个,创建市级春晖社示范点10个,分级礼聘“春晖使者”698名,募集春晖公益基金264.75余万元,新建春晖暖心超市4个,开展春晖暖心活动31场次,募集发展资金1300万元,帮扶贫困户881户,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232人。召开沿河自治县“迎五四·助脱贫”暨春晖行动“一带四引”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启动会,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座谈会49场,感召400多名在外大学生参与“结对春晖社”“青年乡村行”“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扶贫志愿活动。 促共青团事业与公益项目沟通融合,搭建公益项目沟通桥梁。争取贵阳满天星公益助学中心“春晖满天星励志班”,结对帮助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搭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合作,指导培育当地社会组织春晖公益协会承接“活水计划”公益项目,两年线上筹款420万元,开发“520关爱沿河事实孤儿”项目,线上筹款2.5万元,成立沿河春晖行动铜仁联络处授牌暨捐赠仪式,现场募集春晖资金70万元。2021年沿河共青团主动联系多个爱心组织、企业、人士,促使多个公益项目在沿河落地生根,爱心款物折合人民币308.04万元。 促共青团事业与团属社会组织成长融合,推动团属社会组织不断完善。指导成立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体艺术等社会组织,成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春晖公益协会、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学生联合会、沿河自治县青年创业就业协会、沿河自治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完善团组织建设并开展相关团建活动。培育引导县春晖公益协会承接“团中央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活水计划”等项目,让社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建立12类新兴青年群体登记台账和微信沟通机制,引导新兴青年群体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站在共青团改革的关键节点,我县共青团改革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本次共青团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全县全团上下共同努力,着力形成全县“一盘棋”,用改革实效秀出沿河改革“加速度”。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