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沿河:“两化”并举 促进团的组织动员力提升
时间:2022年03月30日 信息来源:团沿河县委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以来,团沿河县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推进共青团组织方式多样化、引领动员网络化,“两化”并举创新赋能,共青团组织动员力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彰显共青团社会功能。


“三个有”组织方式更多样


借助试点契机,团沿河县委根据改革目标任务以及所在县青年发展情况,在推进共青团组织方式多样化上,科学制定改革“攻略”。围绕项目支撑、人员保障、创新驱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极大的激发团组织社会生存能力。

一是有项目支撑。紧扣共青团组织方式多样化目标,团沿河县委主动“争”项目、“建”项目,推动各级团组织项目资源共享,探索团组织新生长空间。为全县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争取“四安家园·青亲园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召开专题培训会1次,安置点开展主题活动15场次;完成黄板社区“共青团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项目,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34场次,服务群众达万人次;争取“童心港湾”项目落地沙沱社区,自2021年以来,每天服务学生30人左右,累计开课100多学时,开展主题活动70余次;2021年发起沿河“守护相助计划”项目,共筹集73.7万元社会善款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有人员保障。制约共青团组织方式改革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员的问题,团沿河县委注重吸纳团员青年参与项目活动,围绕项目活动不同特点,在重点人群、特定领域中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引领工作。发挥“返家乡”“扬帆计划”实践活动社会影响力,招募2021年“扬帆计划”暑期政务实习生23名、寒假招募186名大学生参与家乡“志愿同行·暖冬行动”等活动,招募党史学习教育志愿者讲师40余名参与党史宣讲活动;招募大学生支教队6支,其中研究生支教队1支,参与支教大学生超60余名;常态化做好大学生西部计划项目工作,目前沿河县共有98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服务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各县直单位、学校、乡镇(街道)、社会组织、非公领域团员青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学活动等,累积超2万人次。


三是有创新驱动。创新是共青团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改革形式下,团沿河县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共青团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创新党史学习活动方式,开展参观红色遗迹活动、青少年思政教育活动、集中宣讲活动、舆论引导和典型选树活动进行青少年教育引导。组织发动“三支队伍”优势,利用党课、团课、读书会、专题会、农村院坝会等多种宣传形式,使党史教育深入人心;创新爱心助学活动方式,联合爱心单位、企业、人士开展多形式爱心助学活动,如“平价消防产品进超市”爱心助学活动、事实孤儿腾讯公益网络筹款活动、建设“绿叶开明书屋”等;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充分挖掘各类志愿服务特点,指导团属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投身乡村振兴,参与卫生治理文明整治志愿活动,服务安置社区群众,志愿开办“四点半课堂”和“青年乡村振兴夜校”,结合节日节点,开展主题确定、形式不限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三张网”引领动员更高效


为进一步引领动员网络化,团沿河县委精准聚焦团员青年所思所想所盼,主动利用互联网帮手,织好“宣传网、联系网、服务网”。

做团员青年的“宣传网”。创新“互联网+共青团”宣传工作思维,加大“沿河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推送力度,及沿河共青团在各大主流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力度。截止目前我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情况共发表26篇相关文章,被各级媒体刊发报道37篇次,市级以上媒体报道31篇次。

做团员青年的“联系网”。依托互联网创建各大网络青年社群,以组建微信群、QQ群塔群方式,将共青团与青年之间搭建沟通联系桥梁,“一张联系网”将各领域团员青年密切联系起来。截止目前沿河县共建有40余个“网络青年社群”(包含工作、交流群),直接联系青年人数达1300余人,间接覆盖青年达上万人。

做团员青年的“服务网”。通过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公考报名信息、岗位招聘推荐等,帮助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积极制作网络宣传教育文创产品,沿河青年讲党史视频3个,团干部共青团员上团课视频10个,推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着力上好青少年“网上思育课”;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网上招募,累计报名参与近1000人次,有效提升团员青年参与率,极大的丰富团员青年业余生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