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贵州铜仁沿河县:当老年人遇上易地扶贫搬迁
时间:2021年02月01日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冬伟 冯伦 浏览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王冬伟 通讯员 冯伦)“当初攻坚队动员我搬到城里去,我坚决不同意,虽然条件差了点,但住了一辈子,哪里舍得下,我都80岁了,眼睛也看不到,怕搬出去就一辈子都回不来了。”“搬来以后看病方便,经常有人关心我,对新家很满意”沿河自治县思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A区的搬迁群众谭朝志说着自己的搬迁故事。

在思州A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330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48人。“要守着这生活一辈子的家,死也要死在这里”这一度是所有老人的共识,也是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农村老人大多安土重迁,不愿意半脚入土了还离乡远去,在他们眼里,家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但是什么让这成百上千,故土难离的老人愿意加入易地扶贫搬迁的队伍中?

在思州安置点A区或许能找到答案。这里安置有来自全县22个乡镇的3741人,面对复杂的人员结构,思州A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治理方针,因人施策,分类引导,将社区群众分为幼儿少年、青年、老年三类群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提供服务,满足需求,分类治理。针对老人念乡、害怕孤独、难以适应新环境、身患疾病导致的生活不便等因素,社区制定了定期巡访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成立社区老年学校、建立社区老人活动中心,通过“一制一队两阵地”全方位服务社区老人,打造四安家园,以真情贴心服务换老人们的安居乐享晚年。

贵州铜仁沿河县:当老年人遇上易地扶贫搬迁

社区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征求课程设置意见。通讯员供图

精心服务,做老年人“近亲”。每日巡访,由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组成巡逻队,每天走访入住老人,宣传用电、用水、用气、过马路、就医等生活常识和老人涉及的相关政策,同时了解需求,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难题,特别是患有疾病的留守老人,要经常了解其病情发展情况,每天敲门问候,以防发生意外。暖心行动,组织60岁以上老人与80岁老人谭朝志共过生日,组织青年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开展亲情陪伴,上门和老人拉家常,组织医疗志愿者为老人作健康体检。困难帮扶,走访慰问帮助家庭发生突发情况,遇到重大困难的老人,为身患癌症的朱彩霞募集帮扶资金3万余元。通过系列符合老人需求的精心服务,建立一种社区一家亲,都是一家人的亲切氛围,消除老人的陌生感,为老人安居建立情感基础。

搭建平台,扩大老年人“朋友圈”。在县老年大学的指导下,成立社区老年学校,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学习环境,通过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征求课程开设意见,做到老年人需要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增强老人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老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县级多部门联合建设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手、脚、腰等身体康复器材,象棋、围棋、按摩椅、图书等文化娱乐器材,明确1名管理员,午休日开放阵地,为老人提供使用指导和帮助,组织象棋、体育等活动,定期组织老年人集中收看中国发展纪实片和抗战电视剧,让老人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等,通过充分运用社区老年人活动阵地,搭建交友互动平台,老年人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快速融入新生活。

全民参与,引领尊老孝老新风尚。社区老年大学、工青妇、民政等部门联合发力,共同营造尊老爱幼的社区氛围,四点半课堂将尊重老人纳入日常教育课程,开展家风家教我来说系列活动,培养青少年孝善意识;民政部门依托社区老年学校组织学习《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增强老人法律意识,妇联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等活动;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号召社区青年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提供便利服务,促进全民参与社区老年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尊老孝老社会氛围,为老人居安、身安、心安。

分享按钮